IPCC发布“红色警告”:全球升温已无法避免,极端天气将大幅增加!需谨防“气候临界点”......发布时间:2021-08-10

2021年8月9日北京时间16:00,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了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


该报告是IPCC在第六次评估周期发布的第一份工作组报告,第二和第三工作组报告将于2022年第一季度发布,综合评估报告(SYR)将于2022年第三季度发布。


1628586373887042510.png



报告核心结论


9日,联合国领导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下称“第一工作组报告”)核心结论:科学界存在广泛共识,人类活动导致了地球变暖;同时全球气候系统经历着快速而广泛的变化,且部分变化已无法逆转。


该报告还指出,在所有排放情景下,全球升温都将至少达到1.5摄氏度。在最具雄心的低排放情景下,全球升温预计在本世纪30年代达到1.5摄氏度,随后将超出温控目标到1.6摄氏度,并在本世纪末回落到1.4摄氏度。


科学家还在上述报告中提出,各国还需控制二氧化碳以外的其他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甲烷排放尤其重要。全球持续变暖将对自然造成破坏,因此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帮助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有限。


同时,报告还指出,要避免全球进一步变暖,各国必须推行“净零计划”:二氧化碳去除技术是帮助实现净零排放的重要工具,但只有在实现快速、深度减排的前提下,这类技术的应用才会有效。


1628586463237076761.png


当前气候状况


自 AR5 以来,对观测的估计和古气候资料信息的改进为认识气候系统的每一个部分及其当前变化提供了一个综合视角。新的气候模型模拟、新的分析和结合多条证据的方法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人类对更广泛的气候变量(包括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的影响。观测产品、古气候证据和同行评议研究的可获得性决定了本评估的时间范围。


  • 毋庸置疑,人类活动影响已造成大气、海洋和陆地变暖。大气圈、海洋、冰冻圈和生物圈发生了广泛而迅速的变化。

  • 当前气候变化出现在整个气候系统的尺度上,气候系统许多层面的当前状态在过去几个世纪甚至几千年来均是前所未有的。

  • 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化已经影响到全球每个区域的很多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自第五次评估报告(AR5)以来,观测到的热浪、强降水、干旱和热带气旋等极端事件,特别是将其归因于人类影响的证据,均已增强。

  • 基于对气候过程、古气候证据以及气候系统对增强的辐射强迫响应认识的提高,AR6对平衡气候敏感度(ECS)的最佳估计值为3℃,其范围也比AR5更窄。




    未来可能的气象变化


    本报告中采用了五个新的说明性排放情景来探索未来的气候响应,与AR5相比,这些情景对温室气体 (GHG)、土地利用和空气污染物进行了更广泛的假设。利用这组情景驱动气候模型,以预估气候系统的未来变化。这些预估考虑了未来太阳活动和火山活动背景。针对未来,报告提供了相对于 1850-1900 年的21 世纪近期(2021-2040)、中期(2041-2060)和长期(2081-2100)的结果。


    • 在所有5个排放情景下,至少到本世纪中期,全球地表温度将继续上升。未来几十年内如果不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大幅减排,全球升温将在本世纪内超过1.5℃和2℃。

    • 气候系统的许多变化与全球变暖的加剧直接相关。此类变化包括极端高温、海洋热浪、强降水和部分区域农业和生态干旱的频率和强度增加,强热带气旋比例的增加,以及北极海冰、积雪和多年冻土的减少。

    • 持续的全球变暖预计将进一步加强全球水循环,包括其变率、全球季风降水以及干湿事件的严重程度。

    • 在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的情景下,海洋和陆地在降低大气二氧化碳累积方面的碳汇作用将减弱。

    • 过去和未来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许多变化,特别是海洋、冰盖和全球海平面发生的变化,在世纪到千年尺度上是不可逆的。


    用于风险评估和区域适应的气候信息


    自然气候信息阐明气候系统如何响应人类影响、自然因素和内部变率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这种气候响应及其可能结果的范围的了解,包括低概率高影响事件结果,为气候服务提供了气候相关风险的评估和适应规划的信息。全球、区域和局地尺度的自然气候信息是根据包括观测产品、气候模型输出和订制诊断等多种证据开发的。


    • 自然因素和内部变率将在区域尺度和未来近期内影响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但对百年尺度的全球变暖影响甚小。这种影响应在规划未来可能变化的全部范围时予以重视。

    • 随着进一步的全球变暖,各个区域预计都将经历更强的气候影响因子(CID)共同和多重变化的影响。与全球温升1.5℃相比,全球温升2℃时一些气候影响因子将在更广泛的区域发生变化,在更高的温升水平下其变化将愈发广泛和/或更为显著。

    • 冰盖崩塌、海洋环流突变、部分复合型极端事件以及远高于所评估的极可能范围的变暖等低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不能被排除,在进行风险评估时需予以考虑。


    限制未来气候变化


    自AR5 以来,利用《全球1.5℃变暖》特别报告中首次提出的新方法、更新了的证据以及整合了的多个证据的结果使得剩余碳预算的估计得以改进。情景中全范围的未来可能空气污染控制方法被用来通盘评估各种对预估气候和空气污染假设的效果。在自然变率(包括内部变率及其对自然因素的响应)的基础上分辨何时气候对减排的响应是一个新进步。


    • 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看,将人为引起的全球变暖限制在特定水平上需要限制累积二氧化碳排放并至少达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同时需要大幅减少其他温室气体排放。有力、快速和持续地减少甲烷排放也将限制气溶胶污染下降所产生的变暖效应并改善空气质量。

    • 相比高和很高温室气体排放情景(SSP3-7.0 或 SSP5-8.5),低或很低温室气体排放情景(SSP1-1.9 和 SSP1-2.6)可在数年内对温室气体和气溶胶浓度、空气质量产生可识别的影响。在这些不同的排放情景下,全球地表温度变化的趋势差异可在20年左右的时间内从自然变率中识别出来,而对许多其他气候影响因子而言则需更长的时间。







    来源:国家气候中心、第一财经